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视界 >>
传媒视界(347)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采编主任王锦涛谈“如何把有意思的事写得有意思”

12月10日下午,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采编主任王锦涛老师莅临花津校区会议中心第三报告厅,带来了一场以“如何把有意思的事写得有意思”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bat365在线中国登录入口执行院长马梅主持,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原社长、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刘杰、2022级广告学、2023级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生,以及2024级新闻与传播、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之初,王锦涛老师围绕新闻工作者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核心,从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一方面,他强调要立足旗帜高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对于旗帜道路、理论路线、党和国家事业、民族凝聚力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的至关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从本质出发,引用“文者,贯道之器也”的古训,阐明新闻报道的导向性,指出新闻的双重属性——传播与意识形态,并警醒大家要洞悉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面纱,自觉抵御错误新闻观的影响。

随后,王老师转而探讨如何讲述有意义的故事。他提出,好故事需要好“翻译”,要用讲故事的方法写出人的情感、人格,把“英雄”、“先进”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人。针对新闻学科的争议,王老师坚称新闻如同世界的一把火炬,这份工作是情感、责任和担当,当人性的光辉在笔下展现时,就会找寻到新闻的意义。

讲座尾声,同学们积极提问,就王老师的历史学与文学交叉学科背景及新闻采访技巧展开交流。王老师回溯了自己与人民日报的不解之缘,感慨文学对写作的滋养,以及历史学赋予的全局视角。他鼓励大家广泛涉猎,积累知识,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

马梅院长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鼓励同学们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她强调,悲悯之心是撰写佳作不可或缺的,同时提醒同学们要在专业采风、暑期社会实践等课程中不断锤炼自己,拓宽写作与全媒体人才的背景。马院长鼓励大家走出课本,勇于实践,融合多领域知识,努力成为新时代杰出的新闻人。(文/李奕璇 图/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