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暑期三下乡】走进红色文化,继承红色精神

2019年7月14日,bat365在线中国登录入口bat365在线中国登录入口赴金寨“重燃红色星火,联动绿色扶贫”社会实践团队的调研组踏寻金寨县红军广场、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在缅怀红军纪念塔中感受革命精神,在参观革命旧址中重温当年历史,在攀登红军阁中体味红歌风情。

探览红军广场,攀梯俯瞰感往昔

金寨县红军广场的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只老鹰在红旗上空盘旋了十余次后,朝东方飞去。

红军广场坐落于金寨县城区中心,跨过金寨县烈士纪念馆的大门,是数不清的、断断续续的台阶。每一级台阶都有着它不同的意义:59级台阶寓意着金寨诞生的5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50级台阶寓意着为革命队伍牺牲的烈士;49级台阶寓意着金寨县1949年解放;25级台阶寓意着金寨县麻埠镇诞生和组建了红军25军……

走上观景台俯瞰,右侧是集中的老式住房,左侧是林立的现代高楼,这是时代变迁的印记。

走完台阶,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塔的正面镌刻着刘伯承元帅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大字,彰显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豪壮之气。纪念塔下,还有游客送来的花篮慰藉革命先辈的灵魂。

三个五六岁地孩童从阶梯上蹦蹦跳跳地跑下来,笑容洋溢,也许现在他们还不懂“红军”意味着什么,“革命”意味着什么,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也许会在中国大地的某一个角落,许下他们的入党誓言,就像今天他们来参观红军广场一样,纯粹、简单。

 

访寻烈士陵与碑,肃然致敬怀英雄

金寨是红军的摇篮,将军故乡”进入金寨县红军纪念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军战士群雕,在暖色灯光照射下,他们的形象立体、光辉。堂内,以红色为背景,挂着近两百位革命烈士的遗照。照片上的他们有人正值年轻,有人已满头白发,无论如何,照片都定格了他们最好的岁月。

实践团队中有位队员的父亲曾经当过兵:“我爸爸对老兵有很深的感情,他来到这里的感受跟我肯定是不一样的。”军人与军人之间的共鸣,能够跨越时间长河串联起来。

走出纪念堂左转,是洪学智将军纪念碑。碑上刻着“1955”和“1988”两个数字,代表着他在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位,被人称之为“六星上将”。实践队员站在洪学智将军碑前,脱帽敬礼,此时无声胜有声。

金寨县烈士陵园是已故老红军的长眠之地,墓地循山势而建,

松柏翠绿,庄严肃穆。“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风雪。”老红军们在革命年代为后人创造生的希望,如今他们在陵园中安眠。他们在生前找到奋斗方向,希望他们在离开时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踏寻鄂豫皖红军纪念园,登阁高歌缅历史

占地5平方公里,包含多处红色革命旧址、纪念馆的鄂豫皖红军纪念园每天都会有不少旅客前来参观、学习,感受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

走进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以人物、事件为线索,突出表现了红28军重建及其战斗过程。每个展厅都展示了红28军在重要历史节点的定格瞬间。第三展厅“享堂”展示了豹迹岩会议的场景,阳光穿过木板门透射在有些斑驳印迹的雕塑上,当年的历史就这样再现——1934年汤家汇胡氏祠红25军和红28军顺利会师,召开了里程碑式的豹迹岩会议,整合红军队伍,壮大了红军力量,合并形成新的红25军,为这支长征劲旅奠定坚实基础。

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一座“八角五层”的阁楼,一颗红星在阁尖。红星像是一点星光,是朦胧不清的道路上的一颗启明星。望着红星,踏着一节节的青石板台阶,慢慢走进红军阁。有若有若无的歌声浅浅传出,“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啊……”红军阁脚下一群党员老师参访团在导游的指导下齐声歌唱《八月桂花遍地开》,荡气回肠的歌声在清风中飘着,无形的音符萦绕在红军阁的周围,伴着歌声思绪飘向远方,深重且肃然,有种共同的情感流淌在每个人之间。“我们是老师,也是党员,现在放暑假了,组织策划了这次金寨红色之旅,既想要重温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提升自己作为党员的素养,也想将这次旅行中的收获开学以后分享给孩子们。”一位胸带党章的男教师眼神坚定地望着红军阁阁尖的红星笑着说道。

过往的历史不会真正重现,但透过这些遗留的资料、物件,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承,那些已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下洗去了尘埃,能看见的是仍旧鲜艳如新的色彩。

安徽师大赴金寨社会实践团队的队长闫硕在参观学习后感慨道:“这样的红色之旅体验是难得的,我们幸运生在前辈们创下的和平年代,少了纷争,多了安宁。有些路值得再走一走,有些故事值得再重温一波,有些情感值得记录一下,这趟旅程是最贴实的,让我们更好地走进、了解红色文化,明白肩负的责任。”

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深刻体会那些历史已经过去,但留下的印迹还在,蕴含的深意还在,存在的意义还在,感受这些“存在”是不可多得的。(文/胡茵梦、曹云佳 图/闫硕、耿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