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bat365在线中国登录入口 张俊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谈到教师,你会想到三尺讲台上的孜孜不倦,手捧书卷的涓涓教诲,还是月下灯火的伏案疾书?
黄山市呈坎镇灵山村,东接蒲田,南临蜀源,西连乌石,北向许村。乡村教师,依山而立,挺拔如松,品格如竹。81岁的方大京是灵山古村的教师,他已经在这片苍松翠竹环绕的土地守护了八十多年,在三寸讲台坚守了五十多年。
灵山辈有人才出
灵山自古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方大京向记者说起宋进士仁和县令方桂森,在1273年方桂森授从政郎仁和县令,上任不久便弃官而归,他在返里期间建书屋于灵金山,此书屋便是后来闻名的“石山精舍馆”。灵山仍保留方桂森偕孺人蒋氏的墓碑,“如此重视家乡教育难能可贵,桂森后复入仕,官至吏部郎中。灵山一直以来重视教育,历代入仕以垂名者,不胜枚举。”
从“石山精舍馆”到明洪武年间的“许国书院”,到1920年创办的灵山国民学校,再到解放初期的六所小学,直至目前的中心学校,灵山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许多人才,各条战线都有从灵山学校走出去的学子。
忆往昔历历在目
“以前我们这个地方每个自然村都是有学校的,每个学校都有十多个都有老师,学生很多。”
方大京向记者提起过去,于他来说,这些事情都仿佛还历历在目。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每个人家的孩子都多,大多数人家一般都能上初中,上高中都要取决于看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孩子的天赋。在那个温饱不得的年代,中专成了许多人的选择。“中专是吃国家的饭,还可以拿钱,可以节省不少钱,让后面的弟弟妹妹上学。”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在灵山这样的徽州村落,许多孩子都是留在家里种田,或者被父母送出去学手艺了。
方大京犹记得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教育强调“五、七”指示,要求学生“学工、学农、学军”,批判“智育第一”、“白专道路”,考试制度被取消,升学靠推荐,教学质量明显下降。“讲话讲不好就会被扣帽子,许多年轻教师年纪轻轻就葬送了生命或者是去劳改,很残酷。”方大京连连说了几次“要谨小慎微”,跨越时光的履痕,一切的经历都成了弥足珍贵的回忆。
灵山偏居一隅,在时代急匆匆地向前推进时,渐渐落后于周边地区。谈及灵山村的教育现状,方大京有自己清晰的认识,“第一,现在有许多出门在外的父母会把孩子带到了城市里,带走了生源;第二,灵山的小学老师老龄化,而且大部分小学老师都兼教好几门,但是老教师的英语和音乐不行。”在过去的时代,大部分老师都是师范中专出身,“那时候教的英语发音和现在也不一样,时代不一样,要求也不同了。教美术和音乐也是看各个老师的特长。”
方大京表示自己能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前程似锦,“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现在父母教育的普遍观念。灵山村各小学学生人数逐渐减少,2016年春季撤点并校,灵山小学学校剩余缪缪无几的学生全部并入了呈坎镇中心学校入学,教师也撤走了。灵山小学现有新的教学大楼空空如也无一学生了。
“在2008年左右,这里就没有学生了。”方大京沉默了片刻,笑着对记者说道,“这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村里的经济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在方大京看来,推动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才能振兴。
扎根土地,寓教于爱
村里大半的村民都曾是方大京的学生,提到“方大京老师”,没有一个人不认识的,也没有一个不称赞的。时间流逝无痕,在悄无声息里,方大京也从年轻气盛的教师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农村老人,但“老师”这个称号会伴随他一生,而这个职业带给他的却不仅仅只是这个称呼。
脱离人人尊敬的“老教师”这个名号,方大京也是灵山一名土生土长的村民。方大京带记者了解了灵山的历史文化印记,他对所有的历史记忆都如数家珍。他一笔一划在纸上写下关于灵山的对联诗句,字迹依旧刚劲有力,满怀深情。方大京一直坚守在这个小小的村落当老师,从没有想过离开这里去到更大更繁华的城市。“我们的上一代就是农村的,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
乡村的发展重在其形,也要铸魂。要实现乡村振兴,方大京认为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习近平提出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我们这里虽然人少,但是各方面的建设还是在推进。”种一棵树需要很长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需要更多的时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长久之计,文化教育得到传承,家庭、国家、民族才能得以接续、繁衍、生生不息。
在方大京等教师的辛勤教育下,灵山小学一批批学生升入歙县中学、潭渡中学等其他初中,其中一大批学生进入高中、中专,并由此跨进了大学校门,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国家建设人才。如今他们去到了不同的地方,分布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建设发展贡献能量。(文/张俊芳 图/李梦琦 钱浩)